《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》印发 推进“五大工程”
去年,为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》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行专门部署和安排,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。
省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朱劲松说,对标中央精神,结合我省实际,《实施方案》所提出的方法举措力求体现江苏特色。特别是紧扣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追求,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体系,提出实施赋能成长工程,开展创客群体培育行动,在省科技进步奖中专设产业工人组别,发挥劳模工匠等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,引导企业将职工“五小”创新活动纳入企业创新体系,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,推动技术工人的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,实现技高者多得、多劳者多得。
我省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要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力度,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。对此,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倪春青解读说,及时把具备党员条件的产业工人吸收到党内来,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,是加强和改进对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举措,是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。今年,省委组织部将产业工人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,专门进行部署。在领域上突出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,在对象上重视劳务派遣工、农民工两个群体,专门拿出部分发展党员指标实行计划倾斜。拓宽源头储备,从优秀员工、致富能手、技能人才等群体中发现和确定一批重点培养对象。下一步,我省将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、政协委员、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,选拔具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产业工人到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,确保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各项制度安排落到实处。
针对提升我省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等问题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开展职业教育强基、人才培养集聚、创客群体培育、能力提升竞赛、技能评价改进、职业发展畅通、技能导向激励等“七大行动”。其间一些目标数字值得关注,比如,提出创建50所左右一流中等职业学校、2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,建设10所特色鲜明、示范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;到2020年,省级认定“产教融合型”企业达到300家以上,建成100个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;到2020年,全省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800人,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以上;每年认定100名省级企业首席技师。
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解读说,为提升江苏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,我省开展职业教育强基行动,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布局,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人口分布相适应、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、与产业园区相对接,建设一批领军型职业院校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重点支持建设300个左右高质量对接区域主导产业、支柱产业、特色产业、战略新兴产业的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。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,我省健全德技并修、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,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、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。对接企业生产服务智能化流程,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新体系。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“立交桥”,鼓励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验人员接受学历教育。
《实施方案》就完善财政保障机制、增加财政投入有专门表述。省财政厅副巡视员王卫星解读说,我省要求财政部门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支出,确保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%。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支持力度。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、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产业工人,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。
《实施方案》还对产业工人的待遇进行了制度安排。省人社厅副厅长陈健解读说,为切实提升我省技术工人的待遇,由省人社厅牵头起草《江苏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》作为《实施方案》的配套政策,已完成初稿,基本成熟。
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,我省将推行高技能领军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或协议工资、年薪制薪酬制度。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,或对关键技术岗位、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施协议工资、项目工资、年薪制等分配形式。推动企业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,确保60%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。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,开展技师、高级技师直接认定试点,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、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为主干、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。本报记者 吉 强